說到端午節,就想到小時後在花蓮外婆家長大時的情景。

那時的端午節,就是在家裡看划龍舟,吃阿嬤跟媽媽做的好吃粽子的時候。

那時阿嬤體力還好,跟媽媽兩個人一起做,阿公跟爸爸也會幫忙採買所需。

綁好的粽子,用傳統的大爐灶,燒木材讓水滾後,將粽子放上去用蒸的。

我還會幫忙燒柴喔!

粽子做來就是要拜拜,也是要給自己人吃的。

所以每年家裡都吃的到料好實在、好吃的粽子。


小時候我最愛吃粿粽跟鹼粽。

阿嬤做的粿粽,外面Q軟,裡面有香香的蝦米、香菇、豬肉、筍子….,因為我們不喜歡吃鹹蛋黃,所以只有一些粽子應景的放蛋黃。

就連做好的鹼粽,冰涼涼的吃,也是好Q喔!沾些紅砂糖,就是人間美味了!

現在,他們年紀大了,老家的爐灶也拆了,往日歡笑與蒸騰的熱氣不再,想起來還真有點感傷呢!

外面買得到的粽子雖多,再怎麼吃,也都還是難忘小時候吃的味道。

只可惜,這些技巧,在我這一代就失傳了。

話說,我連綁粽子都學不起來,真是汗顏!

就是因為習慣吃蒸粽子的口感,所以搬到南部住,凡吃到用水煮的粽子,就是感覺不對味,口感不夠好。

肉粽的米粒都變得爛爛的,不會香Q

或許我應該肩負起傳承做粽子的技藝,用現代的方法,找出改良式的方法,用瓦斯爐做做看,才不會真的失傳了呢!

不過,今年要做是不可能的了!

往後只要謹記此時的心情,再想辦法找機會研究研究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